封开大玉口镇西江实验室“百千万工程”服务站挂牌 ,开启科技成果“立地”新篇章

2025年322日,肇庆市封开县大玉口镇迎来乡村振兴的重要里程碑——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肇庆分中心百千万工程大玉口镇服务点正式挂牌成立。该服务点由西江实验室与大玉口镇政府联合共建,旨在通过科技赋能传统产业、深化校地合作、推动产学研融合,为当地“百千万工程”注入创新动能,助力实现“农村旺、农民富、产业兴”的高质量发展目标。

肇庆市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副主任周燕,肇庆市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梁戈飞,大玉口镇党委书记林艳芳,肇庆市人大常委会委员、肇庆大华农生物药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科学家、西江实验室主任陈瑞爱,广东粤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谢意珍,北京君益舒医疗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技术总监朱凤堂等一众优秀企业家及农业领域专家出席了服务点揭牌仪式并于大玉口镇开展实地调研工作。


科技联农带农:传统腐竹产业的智能化蜕变

大玉口镇素有“腐竹之乡”美誉,其传统腐竹制作技艺被列为非遗文化。然而,过去受限于生产工艺粗放、产业链单一等问题,产业附加值较低。西江实验室服务点的落地,标志着这一传统产业的全面升级。

在服务点的支持与推动下,大玉口镇引入智能化控制系统,对腐竹生产的泡豆、磨浆、煮浆、烘烤等核心环节进行精准调控。通过现代研磨技术替代传统石磨,豆浆细腻度提升30%,腐竹产出率提高25%,同时保留黄豆的原始风味。此外,服务点推动“腐竹+”产品创新,联合西江实验室、广东粤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科研团队研发灵芝腐竹、菌类腐竹等高附加值产品,并建立从“黄豆种植—腐竹制作—豆粕利用”的全产业链闭环,实现资源高效循环,产业附加值提升40%。


服务点还通过“企业+村集体+农户”模式,盘活镇内撂荒地种植优质黄豆、珍贵菌种等农产品,与农户签订保价回收协议,提供技术指导,带动农民创收增收,真正将“撂荒地”变为“致富田”。

专家实地调研:把脉产业痛点,精准施策破局

挂牌仪式后,由西江实验室首席科学家陈瑞爱博士领衔的专家团队深入大玉口镇开展实地调研。陈瑞爱曾主导高要区罗氏沼虾保活技术研发,此次她带领团队聚焦腐竹产业关键技术难题,从黄豆品种选育、生产工艺优化到质量检测体系完善,逐一“把脉问诊”。


调研中,团队发现当地腐竹生产的环境控制存在波动,直接影响成品品质。对此,专家提出引入物联网传感器实时监测生产环境,并通过AI算法动态调整参数,确保腐竹厚薄均匀、口感稳定。此外,针对市场推广短板,团队建议打造“大玉口腐竹”地理标志品牌,结合电商直播、研学体验等新业态拓宽销路。 同时,围绕“味膳工坊”的建设,开发更多豆类食品、菌类食品、南药加工制作等科技与产业融合的生产路径,研发出更多健康美味、方便即食的农产品加
工产物,带领当地农户、带动产业发展。

陈瑞爱主任表示:“科技服务地方产业,必须扎根一线。我们将依托服务点,建立常态化技术对接机制,每年派驻博士团队驻点攻关,确保科研成果‘落地生金’。”

校地共建深化:人才与产业的双向奔赴

服务点的成立不仅是技术赋能,更搭建起人才与产业融合的桥梁。西江实验室联合广东粤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大玉口镇政府,在大玉口镇设立工作点,吸引国家领军人才及高校科研团队入驻。让科研人员们深入车间,将实验室成果转化为生产线上的实际应用,例如利用微生物发酵技术提升腐竹营养价值,开发功能性豆浆产品等。


同时,服务点还计划与广东省内高校合作,建立大学生实践基地,开展“电商助农”“非遗文化传承”“科技赋能产业“等主题实践活动,让科学技术真正落地生根,让书本上的知识、实验室的数据、论文里的创新点都在这片土地上开花结果,与当地群众共享科技的果实。

文旅融合拓新:从“舌尖美味”到“全域体验”


为延伸产业链,服务点推动“味膳+文旅”融合发展。西江实验室“百千万工程”服务点将联合广东粤微绿美食品有限公司、北京君益舒医疗技术有限公司、黑龙江参鸽药业,打造融合药植种植、加工、旅游、康养、科研等功能的综合性现代农业观光示范带。计划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打造充分彰显当地特色的农文旅发展,采取“公司+农民”的经营模式,带动当地农户积极参与,从而实现乡村农文旅事业的可持续繁荣。

展望未来:科技赋能书写乡村振兴新答卷

大玉口镇党委书记在挂牌仪式上表示:“服务点的成立是‘百千万工程’落地的重要抓手。未来,我们将以腐竹产业为支点,联动牛樟芝种植、南药种植等特色项目,构建多元产业生态。”

西江实验室“百千万工程”服务点计划开展农产品与食品开发、南药种植等产业领域的关键技术攻关,培育出“粤字号”农产品品牌,助力粤微绿美非遗腐竹厂与市场对接,让大玉口腐竹“抢鲜国内、吃香海外”。


结语

从传统技艺到智能生产,从单一产品到全链发展,大玉口镇的蜕变是科技联农带农的生动实践。西江实验室“百千万工程”服务点的挂牌,不仅为乡村振兴注入科技基因,更彰显了“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巨大潜力。在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上,科技与产业共舞,正谱写着一曲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强音。

返回列表 上一篇:新闻 | 产学研合作赋能“百千万”工程 下一篇:新闻 | 共筑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新格局